对“九合一”选举结果无需过度解读
两岸和平发展不可逆转
核心提示
台湾“九合一”选举中,国民党大败。有人担心两岸关系可能受此影响“遭到冲击”甚至“出现逆转”。事实上,这种担忧大可不必。基于对“九二共识”的认同和两岸人民共同的利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远远不是“九合一”这样一个地方选举所能影响和改变的。
刚刚落幕的台湾“九合一”选举在海峡两岸激起阵阵波澜,选举结果对两岸关系的影响更成为大家关心的焦点话题。有媒体鼓吹此次国民党败选是选民对马英九两岸政策的“不同意投票”甚或“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公投”;也有人担忧两岸关系可能因这次选举而“遭受冲击”乃至“出现逆转”。这种看法实在有失偏颇。
诚然,本次选举从多项指标来看,民进党都取得了对国民党的一定优势。以全部22县市长为例,民进党赢得13席(比上届增长7席),国民党仅拿下6席(比上届缩水9席),这不禁让人产生台湾是否要“蓝天变绿地”的疑虑。加上民进党在两岸关系上的表现一贯乏善可陈,难免让一些人对两岸关系前景忧心忡忡。
事实上,两岸关系并不是如此“弱不禁风”,现在也远不到悲观绝望的时候。
首先,一些选民在此次选举中选择民进党候选人,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在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两岸经贸交流投反对票。
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12月2日应询表示,近年来,在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开创了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实现了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主流民意。
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也表示,目前两岸关系是60多年来最好的,不会因为今年来的台湾反服贸学运、香港“占中”等事件受到冲击,也不会因为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受到影响,两岸交流、协商和服务工作会持续正常进行。林中森说:“两岸关系的发展不能考虑任何党派利益,一定要基于两岸全体人民的最大利益来考量,要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持续推动,互利双赢,为两岸人民谋求更多福祉。”换言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任何政党、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和逆转的历史潮流。
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对台湾非常重要,无论谁执政,这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绝大多数台湾民众对与大陆签订各种经贸协议和民间交往持积极态度,只是对执政党感到不满。所以我们看到,在本次台湾各县市首长的选举过程中,任何候选人都不会公然反对两岸交流。相反,如何进一步推进所在县市与大陆的经贸交流,让老百姓获得更多利好,是每一个胜选者上任后都需要重点思考谋划的问题。君不见不只陈菊、赖清德等绿营市长在任内极为重视两岸交流,台北市即将走马上任的准市长柯文哲也在一个月前就说,如果他当市长,台北上海城市论坛还会“马照跑,舞照跳”?
再者,尽管本次选举规模空前,但归根结底仍属于地方选举。在这个层面的选举中,两岸关系既不会也没有成为核心议题,选民更多关心的是本地的经济、民生问题,关心自己能获得多少现实层次的利好。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民进党才能借助台湾民众对当前经济发展迟缓、贫富差距扩大等状况的不满,打击对手、争取选票,才能钻了马英九当局施政成绩不佳、国民党内部撕裂等空子。像多数舆论所认为的,国民党更多的是输给了自己的执政不力,输给自己的党内矛盾,输给了自己对年青一代诉求的漠视,而绝非是输在了两岸政策上。
恰恰相反,如何正确处理两岸关系已经是台湾各党执政时的必答题。两岸政策在台湾属于台湾当局的职权范围。民进党必须重新赢得在台湾的执政权之后,方能在两岸关系发展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一旦进入“大选”层面,两岸关系势必成为核心议题。如果说,在“九合一”选举中,民进党候选人尚可以回避或淡化两岸议题,但到了2016年台湾当局领导人选举阶段,民进党只有拿出令人信服、让老百姓放心的两岸政策,才能真正赢得选民的支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民进党恐怕还会继续“在野”,而这正是国民党的优势所在。一旦民进党真的在2016年重新执政,也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否则不仅大多数台湾民众不干,大陆老百姓也不会答应。
总而言之,“九合一”这一仗,国民党选输了,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没有失败。民进党选赢了,但也不意味着“台独”就此“翻身”、“抬头”了。
当然,本次“九合一”选举也暴露出台湾社会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有一些涉及两岸交流如何进一步推进,对此我们应该坦然面对、妥善应对。特别是随着民进党籍人士在大多数台湾基层县市的执政,他们对两岸经贸交流等问题肯定会有一些新的思考、新的举措。对此,两岸有关方面以及两岸同胞,应珍惜两岸关系来之不易的成果,以最大的善意和诚意,以最大的耐心和努力,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推进交流,不断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海峡两岸创未来。